汇率猛飙破7.16 创半年新高!外资狂扫119亿,三大王炸级利好突袭
6月26日,在岸、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双双升破7.16关口,创2024年11月以来新高。
美元指数则跌至97以下,刷新三年最低纪录。
这一波升值背后,是市场对美元资产的信任危机:美国政府财政赤字扩大、债务风险攀升,甚至被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警告存在“货币贬值型违约”风险。
而人民币的走强,直接点燃了外资加仓中国资产的热情,高盛测算,人民币每升值1%,A股可能上涨3%。
外资加速涌入,港股成“吸金主力”
人民币升值的直接效应,是国际资金加速流入中国资本市场。
6月25日,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港股119.75亿港元,推动恒生指数年内涨幅突破16%。
外资的活跃主要源于两大动力:
套利空间扩大:中美30年期国债利差已飙升至336个基点(中国1.7% vs 美国5.16%),创历史最高水平。
尽管美国国债收益率更高,但市场担忧其实际购买力缩水,反而转向中国债券市场,4月外资增持中国债券672.32亿元,总持仓逼近3万亿元。
政策托底预期:中国央行6月降准降息后,金融政策持续发力。
6月24日,六部门联合印发文件,要求“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”,进一步强化了外资对A股流动性改善的期待。
公募基金规模新高背后的隐忧
6月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,公募基金总规模达33.74万亿元,年内第8次刷新纪录。
但这一数据的结构性矛盾值得警惕:
避险资金主导增长:货币基金单月规模暴增4071亿元,债券基金增长2219亿元,两者贡献了总增量的90%以上。
权益资产遇冷:股票型基金份额减少462亿份,混合型基金规模缩水134亿元。
这反映普通投资者对股市信心不足,更倾向低风险配置。
嘉实基金分析指出,当前市场需维持“哑铃型策略”:一端布局高弹性的科技成长股,另一端配置高股息红利资产。
三大领域突现超预期信号
1. 小米汽车:3分钟20万订单引爆产业链
6月26日,小米首款SUV车型YU7上市,起售价25.35万元。
发布会仅3分钟,大定订单突破20万台,40%用户此前从未购买过小米产品,显示品牌成功“破圈”。
冲击特斯拉市场:YU7标准版续航835公里(Model Y仅593公里),支持5分钟充电400公里的“兆瓦闪充”,定价比Model Y主力款低1.35万元。
花旗预测,若产能跟进,YU7月销或达6-8万辆,直接分流特斯拉份额。
供应链受益:华阳集团(车载系统)、海泰科(零部件)等企业被列入小米合作名单。
二级市场上,游资已开始加仓汽车零部件板块。
2. 游戏版号:半年发放812个,AI赋能打开空间
2025年上半年,国家发放游戏版号总量达812个(国产757个+进口55个),创2019年以来新高。
政策松绑带来三重利好:
业绩拐点临近:冰川网络、电魂网络等公司新品获批,三季度或迎集中上线期。
中航证券指出,版号释放将直接推动游戏公司营收增长。
AI技术落地:腾讯《穿越火线:虹》、莉莉丝《帕萌战斗日记》等产品已应用AI NPC和动态交互技术。
中原证券认为,AI原生游戏将成行业价值重估的关键。
3. 半导体:龙芯3C6000实现“供应链自主”
6月26日,国产CPU龙芯3C6000发布,性能对标2023年国际主流产品,且完全脱离境外供应链。
性价比优势凸显:龙芯中科称其成本比进口芯片低15%-20%,可满足工业控制、AI算力等多场景需求。
资本低调布局:存储芯片、PCB(印制电路板)分支近期获机构加仓,中京电子、唯特偶等个股被游资单日买入超3000万元。
国际变量
6月26日,特朗普在北约峰会警告:“以伊冲突可能很快再次爆发。”
此言一出,国际油价应声大涨:
美国WTI原油日内涨2.6%,突破66美元/桶;
军工板块异动,长城军工7天内6次涨停,但公司紧急提示市净率“高于行业水平”。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炒股配资平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